华夏时报(www.chinatimes.net.cn)记者 徐芸茜 见习记者 程阔 北京报道
元宇宙,这个诞生于1992年科幻小说的概念,爆红于2021年,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未来虚拟世界的无限畅想,也引起从互联网公司、金融机构等的大量讨论甚至争议。
目前,元宇宙还是“镜中花、水中月”,造福人类仍需时日,但其信息交流传播场景更加数字化、虚拟化,管控难度将更大,在推进的同时需要更加谨慎对待。
3月2日,《华夏时报》记者从中国民主同盟(下称“民盟中央”)了解到,民盟中央已起草了《关于“元宇宙”技术发展的提案》,并将提交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。在提案中,民盟中央建议,在科普层面需加速知识传播,法律层面则需加快立法步伐。
加速元宇宙科普和立法
基于AR/VR(扩展现实和虚拟现实)技术的元宇宙,可以提供沉浸式体验,使用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虚拟镜像,并可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虚拟经济体系,从而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、社交、身份等系统上紧密融合,并且可允许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交互,最终形成一种新型虚拟与现实相融合、更加具象化的互联网应用及其社会生态。
目前,不少行业已在元宇宙上进行了探索,但元宇宙项目“鱼龙混杂”,出现过度炒作、非法集资等行为。
2月18日,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《关于防范以“元宇宙”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》中提到,近期,一些不法分子蹭热点,以“元宇宙投资项目”“元宇宙链游”等名目吸收资金,涉嫌非法集资、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。
民盟中央在《提案》中表示,“元宇宙”概念已出现一段时间,在学术界、产业界反响很大。当前学术界对其反应较为冷静,但产业界、金融界面对“元宇宙”新兴热点,显得较为浮躁,这会对社会发展、技术演进、金融投资等带来过多的不确定因素。此外,在新兴网络层面,相关政策法规相对缺失。“元宇宙”在未来将会带动形成全新的网络形态,当遇到突发舆情,全虚拟的环境、场景将更难进行源头追踪、问题疏导。
因此,科普层面需加速知识传播,法律层面需加快立法步伐。
民盟中央建议,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理性的知识传播,向社会普及、宣传“元宇宙”相关知识、技术与法规、风险,提高民众认识、辨别能力。还应尽早加快立法研究,尽快形成与技术、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模式和法律基础,全面提升我国社会治理的水平。建议组织相关部门,针对“元宇宙”相关需求、风险进行立法研究,并尽快发布。
引导和管控是关键
元宇宙的发展势必会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引导和管控是推动元宇宙发展的关键。
为此,民盟中央建议,在技术层面加强定向引导。
首先,继续重视、持续推动“元宇宙”涉及的底层技术如5G/6G、大数据、AI、区块链以及卫星互联网、空天地一体化网等新兴技术。同时,扶持面向不同应用的综合集成技术;其次,“元宇宙”为代表的新兴应用,会直接带来从底层器件到高层软件系统的全新软硬件需求,有望形成新兴的软硬件系统及生态(如新兴的操作系统、VR/AR设备、网络安全技术等)。
此外,民盟中央还建议由工信部、科技部等牵头,组织企业、院所、高校等机构,在“元宇宙”相关核心器件、关键软硬件技术方面及早推进研发,避免在潜在领域受限于人。特别是可通过政府资金的扶持,引导社会资本向核心软硬件等领域研发聚焦。
战略层面强化专项管控也是推动元宇宙发展的关键。
为应对“元宇宙”未来发展在应用场景、人才导向、网络空间安全等多方面给社会带来的潜在影响。民盟中央建议加强对其应用场景的正面引导,避免市场过度炒作,促进相关技术向教育、养老等社会民生领域倾斜,并引导其服务于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升级领域,从而有效管控潜在的泛娱乐化趋势。
另一方面,加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科技报国情怀教育,让人才的主体更多服务于基础科研、核心制造、军工国防等国家战略领域。同时,高度警惕“元宇宙”类社交媒体新形态带来的潜在社会安全问题,未雨绸缪,在舆情管控、基础设施保障等方面筹划制定应急战略。
对此,民盟中央建议由中央文明办、中央网信办、科技部等牵头,组织社科院、科学院、高校和部分企业等机构,开展在“元宇宙”内容监管、传播规律和追溯等方面的研究,从而在技术上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。
更新于:6天前